人工智能造就无用阶层,危言耸听还是未雨绸缪?

原标题:人工智能造就无用阶层,危言耸听还是未雨绸缪?

Mr L

7月8日,由造就主办,中信出版社集团联合主办的“主动进化•造就未来大会”在上海举行,在会议中由以色列畅销书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和启明创投管理合伙人甘剑平、线性资本创始人王淮关于“人工智能造成过剩人口”的话题进行了一场讨论,。

整场活动精彩纷呈,大咖嘉宾之间你来我往,提出了许多针锋相对的观点,其中有一些甚至非常尖锐。针尖对麦芒一般的唇枪舌战也给观众带去了难得一见的激烈场面。

Mr L

Illustration: Jakub Różalski

1970年,赞比亚修女 Mary Jucunda 给 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Ernst Stuhlinger 博士写了一封信,他因在NASA火星之旅工程中的原创性研究,成为 Marshall 太空航行中心的科学副总监。信中,Mary Jucunda 修女问道: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他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

Stuhlinger 很快给Jucunda 修女回了信,同时还附带了一张题为“升起的地球”的照片,这张标志性的照片是宇航员 William Anders 于1968年在月球轨道上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月球的地面)。

他这封真挚的回信随后由 NASA 以《为什么要探索宇宙》为标题发表。原文请移步:http://www.lettersofnote.com/2012/08/why-explore-space.html

Stuhlinger 博士在心中写道:

太空探索不仅仅给人类提供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它还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挑战和进取精神,以及面对严峻现实问题时依然乐观自信的心态。我相信,人类从宇宙中学到的,充分印证了Albert Schweitzer那句名言:“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

太空探索不仅仅给人类提供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它还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挑战和进取精神,以及面对严峻现实问题时依然乐观自信的心态。我相信,人类从宇宙中学到的,充分印证了Albert Schweitzer那句名言:“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

在这次造就未来大会之《主动进化》活动中,最大的碰撞就来自于一位未来派的历史学家——尤瓦尔,和一位着眼于现实的实干派企业家——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建。而这次碰撞与赞比亚修女和NASA之间的碰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开场keynote中,尤瓦尔提到,未来的科技巨头可能会积累到足够庞大的数据以及足够优秀的算法,乃至能直接入侵人性、重组人类社会甚至控制生命本身。“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不是电脑会被入侵的时代,而是人类会被入侵的时代。”他认为,未来的智人有可能分裂为两个物种:一部分人可以通过尖端生物技术来改造自己或者子女胚胎,增强器官功能、减少免疫缺陷,从基因上成为更高级的智人物种;而难以负担这种改造的则会降格为低级智人。

不过,尤瓦尔在演讲的最后也告诉人们,未来仍然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只有关注那些有危险性的可能性,我们才可能阻止其发生。”尤瓦尔提出,人们可以打造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在这个社会当中,这些新技术带来的好处,可以让人们尽可能平等地去分享,而不仅仅呢是赋权于少数的精英阶层。

人们依然可以做一些事情来改变未来。”尤瓦尔的结语如此说道。

在与启明创投管理主管合伙人甘剑平、线性资本创始人王淮的1V1V1辩论中,三人就“无用阶级真的存在吗?”这个话题进行了激烈探讨。两位来自中国投资界的嘉宾对人工智能在未来对人类工作的替代保持着谨慎乐观的态度。

对于无用阶级是否会出现,王淮提到:“人类比较关心生活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不工作就会饿死,这样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但是,如果活着无所事事,生活没有任何目标,这让我很担心。”

尤瓦尔却表示不一定那么担心,因为目标不一定由工作来组成,很多现在世界的工作,并不是非常有含义,或者很有乐趣。“如果你是一个大学教授这个工作还算有趣,但如果是开卡车,或者在纺织业工作,每天工作十小时,一点都不好玩儿。 ”他说道。

对这个问题,甘剑平的看法则是:“我今天尽可能保持乐观的态度,我非常同意有很多的工作会过时。但是如果仔细想,为什么人需要工作呢?因为我们的资源是稀缺的,需要工作,才能够得到食物,才能买东西。但是现在我们有那么多的物质上的东西,已经不再稀缺,你可以拿到很多东西,而且是免费的。 而且,工作也将会成为一种乐趣。资源配置的时候,应该要根据人们的需求来进行分配。

接着王淮提出另外一个议题:“如果你变成了无用阶级的一员,或者出生在无用阶级中,对我们今后的几代的年轻人,他们有什么出路?要跳出无用阶级,能做什么?”

尤瓦尔回应道:“人与人之间可能真的会出现生物学上的不同。会将我们经济上的不平等,转化为成生物学上的不平等。人和人就没有相同的能力,没有相同的技能。”

在讨论到人工智能的安全性的问题时,王淮说:“由于我们没有足够高质量的数据,我们的算法还不够完美。当我在挑选到投资什么公司时,我会看它的AI的技术是否足够稳定,那样才能在社会上全面铺开。在一些领域,他们可能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在有一些领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无人驾驶汽车。”尤瓦尔对此的看法是人工智能不一定要完美,只需要比人类更好就可以了,这并不难。因为人类本身就是不完美的。

甘剑平则认为,真正商业化和人工智能的距离还比较远。而且从数据的安全角度,,我们应该有意识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能够让机器了解到所有的数据。

辩论至此所有嘉宾虽然观点不同,但还是在same page上,至少大家关心的话题是一致的——都在畅想未来。直到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建与尤瓦尔的辩论环节,整场活动火药味最浓的时候诞生了

汪健首先号称自己是个很现实的人,不搞虚无缥缈的概念而只关注现实,不关注未来怎么样而只关注当下——这个下马威将小尤同学的圣母光环怒踩脚下顺便散发出浓浓的入世精神,有种“我就是这么现实,你怎么着吧”的自信。紧接着,汪健陈述了他认为人应该多花心思在如何存储、读取自身的基因这件事情上,尽可能地降低残疾儿童的出身率,提高大家的健康水平。大家应该尽可能去保存自己的基因,保证人类基因的传承。

最后,汪健提出了他不相信所谓“AI”,只搞“RI”(Real Intelligence),认为AI概念太虚,无法落地。这个言论遭到了台下一群年轻观众的集体嘘声,汪健霸气十足地怼了回去:“你再起哄我马上克隆一个你出来!”吓得吃瓜群众鸦雀无声,成功统治了所有人的思想。让几百个观众在那一瞬间表达了一样的基因,放眼全球可能也只有华大基因的老总能够做到了。

在其他环节里,多位蜚声中外的专家学者也参与了这场思想盛宴。包括 1986 年图灵奖获得者、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John Hopcroft,音乐艺术家朱哲琴,佳士得中国区主席蔡金青,耶鲁大学遗传学系副主任许田,作家李天飞,《我·世界》作者光子,润米咨询董事长刘润等多位大咖都在会议上侃侃而谈,分享自己的思想观点。

一边是忧心忡忡的未来历史学家,一边是兢兢业业的现实主义企业家,你站在哪边呢?或许这个问题还会长期存在下去,而我们能做的是保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五分钟,你可以掌握一个科学知识。

五分钟,你可以了解一个科技热点。

五分钟,你可以近观一个极客故事。

精确解构科技知识,个性表达投融观点。

欢迎关注线性资本。

Linear Path, Nonlinear Growth。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