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编程基础规约

原标题:软件编程基础规约

1. 概述

业界、指导编程的、经典书籍很多,如《重构》、《代码大全》、《设计模式》;更进一步的则有《敏捷软件开发》、《领域驱动设计》、《计算机程序的构造与解释》等等。这些书籍由浅入深的,有助于开发人员形成一整套的编程体系。

阅读这些书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特别是《设计模式》、《领域驱动设计》、《计算机程序的构造与解释》。对于初学者来说有如天书,即便对于有经验的开发人员,想要看懂也并非易事。

另一方面,整个行业对软件开发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人员能力参差不齐,软件质量无法保证。

本文尝试补齐开发人员能力和行业诉求之间的GAP。如果你是一名开发人员,尚未形成自己的编程体系。如果你正在开发产品功能需求,希望快速审视代码质量是否达到产品级标准。如果希望能更聚焦业务逻辑,而非基础编码的问题。那么,OK。

本文只此一篇,不是系列文章,也不会太长。本文将以最简短的方式,描述软件开发最基础、核心的六条编程规约。同时,文末还附赠了一条架构规约,当然这不是本文的重点。

2. 编程规约

  • 规约1:分层设计
  • 规约2:面向接口编程
  • 规约3:业务数据建模
  • 规约4:单一职责原则
  • 规约5:精简原则
  • 规约6: 生命周期最小化

分层设计是编程的基础,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分层,才可能写出好的代码。那么什么才是好的分层设计?典型的代码分层又是什么样的呢?

好的分层设计应该包括如下几个特点:

  • 上层只允许调用直接的下层,不允许跨层调用。
  • 下层不允许调用上层,允许通过回调方式解耦。
  • 平层之间调用不违反设计规则,但应尽量避免。

典型的代码分层设计如下:

典型分层设计

  • App:应用层。App层代表了对外的表现形态,一个模块可能有多个App层。例如模块对外提供了restful接口、rpc接口,那么它应该有两个App抽象。App层应尽可能的做薄,不做任何业务逻辑处理,只做App层到Server层之间的模型转换。
  • Server:业务编排层。Server层负责核心业务的编排,它可以引用一个或者多个下层业务单元,即上图所示的Mgr类。如果业务足够简单,也可以将Server、Mgr层合并。此时Server层将变为业务处理层,而非业务编排层。
  • Mgr:业务单元层。对于复杂业务,需要采用分治方式,拆分为多个业务单元。这些业务单元有各种明确的职责,由Server层做统一编排。Server层和Mgr层存在一定的模糊边界,对于简单的逻辑Server层可以代劳,Server层的代码超过一定代码量(如300行),需要考虑抽象新的Mgr对象。
  • Repository:数据仓储层。Repository层在Dao层之上,这一层抽象更多源于《领域驱动设计》。在早期的分层设计中,Dao层承载了数据访问抽象,Mgr层直接引用Dao层做数据存储,这样做使得Mgr层关注了一部分存储细节。引入Repository层之后,按业务数据模型构造Repository,通过Repository做数据存储访问,Mgr层集中关注业务逻辑处理。需要注意,Repository和Entity不是一一对应的,Root Entity及其附属的Entity可以共用一个Repository。Root Entity可以理解为核心业务实体对象,附属Entity可以理解为非核心的引用对象。关于这部分的详细描述,请参照《领域驱动设计》中“第5章 软件中所表示的模型”一文。
  • Dao:数据访问层。Dao层用于屏蔽部分数据库访问细节,而非全部。如使用MySql数据库访问的Dao层与使用MongoDB数据库访问的Dao层设计是不同的。Dao层只能尽量做到屏蔽底层细节,在复杂场景下完全屏蔽了底层细节将使得Dao层非常厚重。Repository层负责对上屏蔽全部数据存储细节。
  • Entity:业务数据模型。核心的业务数据建模,系统围绕数据模型编码业务。Entity的设计是整个业务的关键,关于这部分的详细说明参见“规约3:业务数据建模”。
  • Util:工具层。供模块或者产品使用的工具层,由多个类组成。这些工具类一般不依赖其他部件,或者只依赖轻量级部件。通常实现一些通用的逻辑处理,如IP地址校验、日期转换等。Util可以被任何层级调用,不属于分层结构中的任何一层。
  • Proxy:代理层。代理层用于代理其他模块提供的业务接口,该层抽象是按需构建的。如调用其他业务的restful接口需要构建参数,发起restful请求,判定网络异常等;可以提供一个代理层隐藏restful调用细节,使得外部看起来和本地调用没有任何区别。如果对于简单的api接口调用可省略Proxy封装。

面向接口编程的核心诉求是信息隐藏,上层只关心和下层签订的“契约(接口)”。接口定义了需要提供哪些能力,而至于如何提供了这些能力上层不感知、也不关心。

这样做的带来的好处:解耦,下层可以选择任意方式实现“契约”。上层将全部精力关注到业务逻辑,如此方可开发出复杂、稳定的产品。

但落实到实现上,如果所有分层(最上层除外)都严格遵守接口、实现分离,不现实也不合适。每多一层抽象,就增加了代码的复杂度。这里涉及抽象粒度、时机:如何面向接口编程,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接口抽象?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处理方式如下:

  • 如果接口只有一个实现,可省略接口定义。以实现类的public方法做为接口定义,其他非接口方法声明为protected或private。
  • 如果接口有多个实现,增加接口抽象。上层创建下层对象时可以通过new、工厂方法、工厂类等方式实现。上层使用下层对象时,使用的是接口对象。至于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举例如下:

任何一个业务功能都有其业务模型,即核心Entity抽象。大部分人在开发过程中,更关心的是逻辑、代码分支处理,而忽略了业务数据建模。最终,代码可以实现当前的功能诉求,但无法持续演进,新功能开发将导致大量既有代码变更。

因此我们强调,在开发之前,需要先对领域建模。本文讨论的是模块级的代码开发,而非系统级设计。对于一个功能模块来说,核心的数据模型(Entity)可能只有1-5个,一切的业务行为应围绕业务数据模型展开。

比如对于告警管理模块,核心的业务数据模型包括:当前告警Entity、历史告警Entity、事件Entity。告警管理业务围绕三个Enttiy展开,如告警清除,实际上只是从当前告警Entity到历史告警Entity的状态迁移。

典型的业务数据Entity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 和业务领域中的一个或多个术语对应。
  • 具有唯一标识,可以是流水号、UUID、身份证号等各种形式。
  • 模块或领域内唯一。对于大型系统,系统级统一建模会很困难,不同的开发团队必然会独自演进各自的业务模型。按《领域驱动设计》一书中的建议,我们需要做到Bounded Context内的统一模型,Bound Context通常指的就是一个业务模块。
  • 业务数据Entity必须做到字段的不可精简。Entity中的每一个字段代表了一个业务属性,需要审视每一个字段新增、删除是否影响Entity的业务表达。保证业务数据模型的稳定性,避免频繁变更。

除Entity外,还有一种业务数据模型称之为Value Object。Value Object没有唯一标识,通常附属在一个或者多个Entity之中。如Address附属在个人信息中时,属于Value Object。关于Entity、Value Object可参看《领域驱动设计》。

落到实现上,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代码是分层解耦、面向接口编程的,但Entity需要统一建模、跨层,二者互相矛盾。

这样说可能不够直接,举个例子:

classDemoApp{ privateDemoServer demoServer = newDemoServer(); publicBusinessDto getBusinessData(){ BusinessEntity entity = demoServer.getBusinessData(); //类型转换returnconvertToDto(entity); }} classDemoServer{ privateDemoDao demoDao = newDemoDao(); publicBusinessEntity getBusinessData(){ //注:此处省略了repository,直接使用了dao层returndemoDao.queryBusinessData(); }} @Entity@Table(name= "tbl_sky") classBusinessEntity{ @Idprivateintid; @Column(name= "OPTLOCK") privatestring data; publicintgetId(){ returnid; } publicvoidsetId(intid){ this.id = id; } publicstring getData(){ returndata; } publicvoidsetData(string data){ this.data = data; }}

各位有没有看出上面代码的问题?

业界通常的做法是:一个业务数据按分层做多次建模,以保证分层解耦。如App层不会直接拿到Dao层的Entity,而是经过Server层转换后的另外一个Entity对象。这样就会导致同一个业务数据存在多个Entity对象,代码中充斥着大量的核心业务无关的转换逻辑。这增加了维护成本,提高了出错的可能性。我认为合理的做法应该是下面这样:

classDemoApp{ privateDemoServer demoServer = newDemoServer(); publicBusinessDto getBusinessData(){ BusinessEntity entity = demoServer.getBusinessData(); //类型转换returnconvertToDto(entity); }} classDemoServer{ privateDemoDao demoDao = newDemoDao(); publicIBusinessEntity getBusinessData(){ //注:此处省略了repository,直接使用了dao层returndemoDao.queryBusinessData(); }} interfaceIBusinessEntity{ publicintgetId(); publicstring getData();} @Entity@Table(name= "tbl_sky") classBusinessEntityimplementsIBusinessEntity{ @Idprivateintid; @Column(name= "OPTLOCK") privatestring data; publicintgetId(){ returnid; } publicvoidsetId(intid){ this.id = id; } publicstring getData(){ returndata; } publicvoidsetData(string data){ this.data = data; }}

说明如下:

  • 增加业务接口类IBusinessEntity抽象层,Server返回该接口类,而非数据库实体类,做到对上信息隐藏。
  • BusinessEntity继承IBusinessEntity接口,用作数据库实体类。
  • 业务数据接口类和数据库实体类分离后,二者可以独立演进,互不影响。同时,当业务数据接口类内容是数据库实体类的子集时,二者又可以自然的保持一致。
  • 业务数据接口类只提供get方法,使得业务数据天然具备了immutable特性,避免上层修改污染到下层。
  • 如有必要,我们可以为业务数据接口类增加一个Builder,通过Builder构建业务数据接口对象。通常,只有在引入Repository层时才需要,这里不再详述。

单一职责原则:就一个类而言,应该仅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我们把职责定义为“变化的原因”。

--- 《敏捷软件开发》

单一职责原则:就一个类而言,应该仅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我们把职责定义为“变化的原因”。

--- 《敏捷软件开发》

单一职责原则就是我们常说的“分治”,组成软件系统的每个部分各司其职,协同完成复杂的系统任务。狭义来讲,单一职责原则用于指导分层、接口定义;按单一职责原则审视分层、接口定义的合理性。

而从更广泛的软件系统设计、实现角度来看,单一职责原则可做如下场景审视:

  • 变量含义是否唯一。变量名称和实际使用语义保持一致,不要为了节省变量将一个变量用作其他含义。
  • 函数职责是否唯一。函数职责和函数名称定义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超越函数定义的逻辑。典型的错误包括:get方法中修改对象状态;函数中包含了可被进一步抽象的子函数实现,使得函数本身应当实现的业务逻辑不够清晰等。
  • 类职责是否唯一。类抽象本身是否合理,类职责和类名称定义是否一致,是否只有一个引起该类变化的修改点。举个例子,定义了一个常量类LicenseConstant,用于维护License机制中用到的常量定义,整个License机制共享该类:

这是一段违反单一职责原则的经典案例。首先,类抽象本身就很有问题:LicenseConstants无法对应到现实世界、抽象概念中的任意实体,在业务建模阶段,你不可能构建这样一个模型对象。其次,整个License模块都可能是该类的修改点,如增加配置文件、资源项定义等各种场景。

再往上如模块、微服务、服务等也应遵循单一职责原则。其思考维度大同小异。

2.5 规约5:精简原则

一本书的完成,不在它不能加入任何内容的时候,而在不能再删去任何内容的时候。

----伏尔泰

一本书的完成,不在它不能加入任何内容的时候,而在不能再删去任何内容的时候。

----伏尔泰

生活中,我们希望在完成一件事时花费最少。其实,编码也是一样,好的程序员要对代码“吝啬”。完成同样的功能,我们希望自己编写的代码最少、最稳定、可读性最高。每一行代码经过精雕细琢后,将会深深的印在你的脑海里。

本节没有示例,只列出几个重要的检查项,开发人员在编码时懂得自省才是最重要的:

  • 是否存在重复代码可被抽象复用。不是所有的重复代码均应被抽象,可抽象的复用单元应具备业务合理性、提升代码可读性、抽象稳定性等特点。
  • 多分支是否可合并处理。如swtichcase中多个case是否可合并,是否有多个if的处理流程可合并等等。
  • 是否引入了不必要的依赖。即低扇出原则,一个类应尽量少的依赖外部类,提升该类的稳定性。
  • 高扇入原则。抽象类应尽可能的被复用,而不是重复造轮子。
  • 代码深度是否可进一步降低。包括代码深度、圈复杂度等。
  • 是否有更简单的实现方式。 示例:找到type为grocery的所有交易,返回按交易值降序排序后的ID集合

采用Java8的Lambda、Stream的实现如下:

List<Integer> transIds = transactions. parallelStream(). filter(t -> t.getType() == Transaction.GROCERY). //找到type为grocery的所有交易sorted(comparing(Transaction::getValue).reversed()). //按交易值降序排序map(Transaction::getId). //获取ID集合collect(toList()); //以List形式返回2.6 规约6:生命周期最小化原则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在编程阶段,大脑中模拟程序运行,并验证结果是否符合预期,从而调整代码。在定位问题时也是一样:测试描述操作步骤和问题现象,在脑中构想程序运行经过的分支,推测可能出现问题的代码段。如果有过上述的经历,说明对于编程至少已经入门。反过来,对于一切问题定位都依赖日志、调试信息的开发人员,我只想说:换一个行业,希望还来得及。

继续刚才的话题,如果希望模拟结果正确,代码必须精简,同时系统运行状态可控。关于代码精简可参见上一规约,运行状态可控就是本节要讲的生命周期最小化。

系统运行状态管理,说的简单点就是变量生命周期管理。程序中每个变量代表了一种可变状态,后端代表的实体可能是内核锁资源、内存数据、文件、数据库、网络等等。程序在运行过程中,这些数据不断变化,共同组成了系统的运行状态。变量越多、生命周期越长,系统越复杂、越不容易稳定。

我们希望尽量控制变量的数量和生命周期,使系统具备“可追踪性”。变量的作用域越大,变量的“可追踪性”越弱。对于变量使用的优先级应该是:无变量 > 局部变量 > 成员变量 > 全局变量(静态变量)

  • 无变量:无需管理变量状态。
  • 局部变量:生命周期控制在函数或者{}内部,如果整个函数只依赖局部变量,那么对于固定的输入,输出也是固定的。只需要在函数(或{})内管理变量。
  • 成员变量:生命周期控制在对象内,对象内的多个函数共享成员变量,并发场景下需要做并发保护。
  • 全局变量(静态变量):全局变量始于该变量的首次使用,直至系统运行结束(或显示卸载);该类型的所有对象均可修改全局变量(静态变量)。

上面的表述直接、简单,但没讲具体怎么做。下面列几个典型的、违反可追踪性的示例加以说明:

违规代码:

classDemoClass{privateintxx; publicvoiddoSomething(intparam){ //do ...xx = calcData(param); doAnotherThing(); } privatevoiddoAnotherThing(){ switch(xx) { case0: //...break; case1: //...break; } }}

修改后:

classDemoClass{publicvoiddoSomething(intparam){ //do ...intxx = calcData(param); doAnotherThing(xx); } privatevoiddoAnotherThing(intxx){ switch(xx) { case0: //...break; case1: //...break; } }}

我们说一个变量是成员变量时,强调的一定是它的“成员”属性,也就是说这个变量是类对象的一员,那么它就不应该脱离类对象的管控。一旦将该成员变量做为引用对象对外暴露后,该成员变量的生命周期就被扩大了,具备了“全局”属性。这样做有如下几个坏处:

违规代码:

classResource{ privateintnum; privateString name; publicvoidsetNum(intnum){ this.num = num; } publicintgetNum(){ returnnum; } publicvoid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publicString getName(){ returnname; }} classResourceMgr{ privateList<Resource> resources; publicList<Resource> getResources(){ returnresources; }} classDemoClass{ publicvoiddoSomething(){ List<Resource> resources = ResourceMgr.getInstance().getResources(); for(Resource resource : resources) { if(resource.getName().equals( "xxx")) { //do business with resourcereturn; } } }}

ResourceMgr管理一组Resource对象,但其却将内部管理的的resources列表直接返回至外部,成员变量生命周期被放大。一种可能的修改方案如下:

classResourceMgr{ privateList<Resource> resources; publicList<Resource> find(String name){ returnresources.stream().filter((resource) -> { returnresource.getName().equals(name); }).findFirst().orElse( null); }} classDemoClass{ publicvoiddoSomething(){ Resource resource = ResourceMgr.getInstance().find( "xxx"); if(resource == null) { return; } ///do business with resource}}

该方案提供一个查询接口,返回符合条件的资源对象。看似避免resources对外暴露,但返回的对象依旧为成员变量,本质上并无差别。真正合理的修改方案如下:

classResourceimplementsCloneable{ //!!!注意这里privateintnum; privateString name; publicvoidsetNum(intnum){ this.num = num; } publicintgetNum(){ returnnum; } publicvoid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publicString getName(){ returnname; } @OverridepublicResource clone()throws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return(Resource) super.clone(); }} classResourceMgr{ privatestaticResourceMgr instance = newResourceMgr(); privateList<Resource> resources = newArrayList<>(); privateResourceMgr(){ } publicstaticResourceMgr getInstance(){ returninstance; } publicResource find(String name){ //查找符合条件的数据Resource resource = resources.stream().filter((r) -> { returnr.getName().equals(name); }).findFirst().orElse( null); if(resource == null) { returnnull; } //!!!注意这里//返回cloneable对象try{ returnresource.clone(); } catch(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 returnnull; } }} classDemoClass{ publicvoiddoSomething(){ Resource resource = ResourceMgr.getInstance().find( "xxx"); if(resource == null) { return; } ///do business with resource}}

为Resource实现Cloneable方法,find返回cloneable对象而非成员变量本身,有效避免成员变量的生命周期被放大。另外一种修改方案:

//!!!注意这里interfaceIResource{ intgetNum(); String getName();} //!!!注意这里classResourceimplementsIResource{ privateintnum; privateString name; publicvoidsetNum(intnum){ this.num = num; } publicintgetNum(){ returnnum; } publicvoid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publicString getName(){ returnname; }} classResourceMgr{ privatestaticResourceMgr instance = newResourceMgr(); privateList<Resource> resources = newArrayList<>(); privateResourceMgr(){ } publicstaticResourceMgr getInstance(){ returninstance; } //!!!注意这里publicIResource find(String name){ //查找符合条件的数据returnresources.stream().filter((r) -> { returnr.getName().equals(name); }).findFirst().orElse( null); }} classDemoClass{ publicvoiddoSomething(){ //注意这里IResource resource = ResourceMgr.getInstance().find( "xxx"); if(resource == null) { return; } ///do business with resource}}

抽象一个接口类,find时返回接口IResource而非实现Resource对象。此时,成员变量的生命周期被放大,但对象的状态变更依旧在所属对象的控制之内。二者各有优缺点,到底使用哪种方案要根据具体使用场景而定。

上述两种方案都尝试解决控制成员变量的生命周期和状态变更的“可追踪性”,但如果我们期望的是更新符合find条件的对象,此时上述两种方案均不可取,而应在ResourceMgr中提供相应的接口,如下:

classResourceMgr{ privatestaticResourceMgr instance = newResourceMgr(); privateList<Resource> resources = newArrayList<>(); privateResourceMgr(){ } publicstaticResourceMgr getInstance(){ returninstance; } publicbooleanupdate(String name, intnum){ Resource resource = resources.stream().filter((r) -> { returnr.getName().equals(name); }).findFirst().orElse( null); if(resource == null) { returnfalse; } resource.setNum(num); returntrue; }}

成员变量的生命周期控制在函数内部,因为其生命周期本身较短,我们通常疏于管理,使得生命周期放大,可读性降低。

违规代码:

publicvoiddoSomething(List<Resource> resources, List<Device> devices){ intresourceChecksum = 0; intdeviceChecksum = 0; intresourceTotal = 0; intdeviceTotal = 0; intresourceAverage = 0; intdeviceAverage = 0; StringBuilder resourceStringBuilder = new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 deviceStringBuilder = newStringBuilder(); //计算resource的average、checksumfor(Resource resource : resources) { resourceStringBuilder.append(resource.getName()); resourceTotal += resource.getNum(); } resourceChecksum = resourceStringBuilder.toString().hashCode(); resourceAverage = resourceTotal / resources.size(); //计算device的average、checksumfor(Device device : devices) { deviceStringBuilder.append(device); deviceTotal += device.getNum(); } deviceChecksum = deviceStringBuilder.toString().hashCode(); deviceAverage = deviceTotal / devices.size(); doAnoterThing(resourceChecksum, resourceAverage, deviceChecksum, deviceAverage); }

上述代码将所有的变量声明定义在函数顶部,但和device相关的变量只有在计算device时才需要,生命周期被放大。针对这点,可以做如下修改:

publicvoiddoSomething(List<Resource> resources, List<Device> devices){ intresourceChecksum = 0; intresourceTotal = 0; intresourceAverage = 0; StringBuilder resourceStringBuilder = newStringBuilder(); //计算resource的average、checksumfor(Resource resource : resources) { resourceStringBuilder.append(resource.getName()); resourceTotal += resource.getNum(); } resourceChecksum = resourceStringBuilder.toString().hashCode(); resourceAverage = resourceTotal / resources.size(); intdeviceChecksum = 0; intdeviceTotal = 0; intdeviceAverage = 0; StringBuilder deviceStringBuilder = newStringBuilder(); //计算device的average、checksumfor(Device device : devices) { deviceStringBuilder.append(device.getIdentifier()); deviceTotal += device.getNum(); } deviceChecksum = deviceStringBuilder.toString().hashCode(); deviceAverage = deviceTotal / devices.size(); doAnoterThing(resourceChecksum, resourceAverage, deviceChecksum, deviceAverage); }

device相关变量生命周期缩小,可读性提高,但代码看起来还是不够整洁。仔细分析代码的最后一行,我们只需要resourceChecksum, resourceAverage, deviceChecksum, deviceAverage,但函数的生命周期中却增加了两个stringbuilder和两个total变量。我们期望这些临时变量的生命周期进一步降低,如下:

publicvoiddoSomething(List<Resource> resources, List<Device> devices){ //计算resource的average、checksumintresourceChecksum = 0; intresourceAverage = 0; { inttotal = 0; 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 = newStringBuilder(); for(Resource resource : resources) { stringBuilder.append(resource.getName()); total += resource.getNum(); } resourceChecksum = stringBuilder.toString().hashCode(); resourceAverage = total / resources.size(); } //计算device的average、checksumintdeviceChecksum = 0; intdeviceAverage = 0; { inttotal = 0; 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 = newStringBuilder(); for(Device device : devices) { stringBuilder.append(device.getIdentifier()); total += device.getNum(); } deviceChecksum = stringBuilder.toString().hashCode(); deviceAverage = total / devices.size(); } doAnoterThing(resourceChecksum, resourceAverage, deviceChecksum, deviceAverage); }

经过二次重构后,我们不但降低了sting builder和total变量的生命周期,也避免了名称污染。不同场景下的string builder和total可以同名,代码可读性进一步提升。关于使用{}控制生命周期的技巧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3. 架构规约

  • 规约7:针对扩展点编程

你愚弄了我一次,可耻的是你;但如果你愚弄了我两次,可耻的是我。

----《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

你愚弄了我一次,可耻的是你;但如果你愚弄了我两次,可耻的是我。

----《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

首先声明,这是一条附赠规约,不是说它不重要,而是因为以本文的篇幅,不可能讲通。针对扩展点编程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大到《设计模式》要花整本书来讲。本文只能提供一些指导建议,希望能有所帮助。

本节,我们讨论两个问题:什么是扩展点?以及如何针对扩展点编程?

  • 什么是扩展点? 扩展点也称之为变化点,指的是软件中频繁变化的那一部分。系统中哪部分需求最活跃,那这部分就是系统的扩展点的来源。将需求映射到现有的系统业务模型,需要修改的那部分代码就是扩展点实现。 最理想的效果是:整个系统框架为所有的扩展点都做了预留,后续需求开发只需要在预留的“slot”上完成,系统框架不需要做任何变更。要达到这个效果,我们就需要具备预知能力,预知系统的演进方向、潜在需求等等。 对未来准确预知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存在完美的架构。构造出持续演进的框架是有可能的,但依然非常困难,你需要具备如下能力:
    • 业务建模的能力。首先,你要是一个业务专家。熟悉你所在行业,并能提炼出准确的业务模型。
    • 基于功能、质量属性架构的能力。功能来源于用户需求,质量属性指的是性能、安全、可扩展性、可用性、一致性等等。很多质量属性是相互矛盾的,典型的如CAP理论。如何选择质量属性,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匹配系统的演进方向。
    • 对扩展点的把控力。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会成为系统的扩展点,好的设计人员有能力评判断哪些需求能成为扩展点,而哪些不能。错失扩展点抽象,将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增加无谓的扩展点,将增加维护成本,不利于对整个系统的理解。
    • 持续演进的能力。一个基于持续演进架构的、稳定的系统,其需求量和代码量之间不应该呈现出线性关系,而应类似下图: 需求-代码量曲线 其实,系统的扩展点也大致遵循上述原则。我们强调持续演进,时刻考虑推翻之前的部分架构设计,用更符合当前系统演进的架构替代,保持系统的生命力。 至于如何挖掘扩展点,建议参考《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领域驱动设计》。
  • 如何和针对扩展点编程? 一旦你有能力识别扩展点,那么针对扩展点编程就变得很容易了。 针对扩展点编程最主要的一个指导原则:开放封闭原则(OCP)。OCP的标准定义为:针对修改封闭,针对扩展开放。用通俗的话来说,如果有一个新的需求,我们期望达到如下效果:现有代码一行不改(或极少改动),在现有代码基础上通过增加新的类或配置的方式实现需求功能。 关于OCP原则,《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的第九章有详细描述,本文不再赘述。另外,GOF的《设计模式》就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针对扩展点编程的具体方法,业界的经典之作。
  • 业务建模的能力。首先,你要是一个业务专家。熟悉你所在行业,并能提炼出准确的业务模型。
  • 基于功能、质量属性架构的能力。功能来源于用户需求,质量属性指的是性能、安全、可扩展性、可用性、一致性等等。很多质量属性是相互矛盾的,典型的如CAP理论。如何选择质量属性,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匹配系统的演进方向。
  • 对扩展点的把控力。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会成为系统的扩展点,好的设计人员有能力评判断哪些需求能成为扩展点,而哪些不能。错失扩展点抽象,将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增加无谓的扩展点,将增加维护成本,不利于对整个系统的理解。
  • 持续演进的能力。一个基于持续演进架构的、稳定的系统,其需求量和代码量之间不应该呈现出线性关系,而应类似下图: 需求-代码量曲线 其实,系统的扩展点也大致遵循上述原则。我们强调持续演进,时刻考虑推翻之前的部分架构设计,用更符合当前系统演进的架构替代,保持系统的生命力。 至于如何挖掘扩展点,建议参考《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领域驱动设计》。

本文讲了6条基本编程规约、1条架构指导规约。我尝试以最少的文字描述,帮助一线开发人员提升编码能力,但最后文章的篇幅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

同样,限于本文的篇幅,有太多的细节没有展开,好在有前辈早已帮我们整理成文。如本文最开始说的,如果你真正的想提高自身的编码、架构能力,请仔细翻阅以下书籍(建议按先后顺序阅读):

(完)

作者:随安居士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1b8b378b0505

來源:简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