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周首日机器人秀出“芯”技术

原标题:科技周首日机器人秀出“芯”技术

小朋友们在和克鲁泽咨询机器人交谈

小到只有5克重的胶囊胃镜机器人,大到半人高的咨询服务机器人;文能教小朋友学习百科知识,武能代替人类做防爆的危险工作。昨天,201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动主场在军博开幕。460多个科技展项中,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尤其吸引观众的目光。在北京市去年年底确定的重点发展十大高精尖产业路线图中,人工智能产业位列其中。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科技周现场探访了四个有代表性的机器人产品,其芯片、传感器的技术水平令人刮目相看。

胶囊胃镜机器人

帮助病人做无痛胃镜检查

一说到做胃镜检查,相信不少患者都忍不住要皱起眉头,长长的胃镜管子在胃里伸缩,引发各种痛苦与不适。不过,胃肠道疾病患者现在可以再也不用忍受这种痛苦。在本次科技周的第一展厅内,一颗药丸大小的胶囊胃镜机器人引来不少市民的围观。

据科技周参展方、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虎圣介绍,这款小小的机器人名叫“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重量只有5克,直径只有12毫米,长度仅27毫米,与普通胶囊大小相差无几,采用高分子医学材质制作而成,4到97岁的人都可以轻松咽下。

虽然看起来个头不大,但这个胶囊里面却布满了各种精密仪器,包括摄像头、传感器、电池等300多个高精密元器件。在检查床上,这枚小小的胃镜机器人可以根据工程人员手中操控杆的指示,完成前后、左右、上下、水平、垂直等五个自由度的方向调整。小小的胃镜机器人在检查床上随意翻转,看得不少参观者目瞪口呆。

薛虎圣表示,病人将这个胃镜机器人与一杯水吞咽下肚后,它就开始工作了,同时病人躺在相应的检查床上,医生可以利用磁控技术控制胶囊的运动方向。从进入人体食管的第一秒开始,胃镜机器人可以以140°宽幅视野来精准仔细地查看胃肠道,并可持续保持高速拍摄状态。检查的部位包括食管、胃、小肠,并可以将拍摄的图像实时传输到医生电脑上。

15分钟之后,病人就能做完检查。胃镜机器人拍摄的近两万张照片可在电脑端自动生成一个avi格式的视频。通过系统内置的人工智能分析,可分辨出肠胃内非正常的胃黏膜以及病变的部位,系统可自动将这部分医疗影像集中传送给医生做诊疗参考。

这款胃镜机器人的面世有何意义?薛虎圣表示,该机器人可以进一步推进国人的胃癌筛查。除了无痛、无感之外,每一颗胃镜机器人均为一次性使用,不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1天以后就能随着排泄系统排出体外,可以给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胃肠道体检服务。目前,这款胃镜机器人已经服务患者60余万人次。

克鲁泽咨询机器人

为机场旅客服好务

在第四展厅,一款半人高的白色机器人正伴着音乐,挥舞双臂跳着动感欢快的舞蹈,转圈、前进、后退,各种可爱的姿势吸引了不少观众特别是小朋友的目光。

“你好,克鲁泽!”“您好!”随着观众的一声问好,机器人克鲁泽主动伸出自己的右臂,要与面前的观众握手。“今天北京的天气如何?”面对观众的提问,克鲁泽“面部”的显示屏上在一秒钟内便显示出北京的实时天气情况。

据硬蛋科技市场部经理谢明海介绍,这款机器人名叫Cruzr,中文名叫克鲁泽,是一款智能云平台商用服务机器人,具备提供咨询服务、现场引领等功能。只见这款半人高的机器人上面是一个圆圆的脑袋,“面部”是一块平板大小的显示屏,两侧各有一只灵活的手臂,手指也可活动。下方是一个基座,底部安有全向轮,可实现全向自由运动。这款机器人还安装了U-SLAM立体导航避障功能,可以自动避开障碍物。机器人头部还装有人脸识别系统,可实现人机交互。

谢明海表示,这款机器人可以在火车站、政府机关、博物馆、酒店、医院、银行等各种公共场所进行应用,由优必选昆明公司生产。预期年产量30000台。目前已经在广州白云机场、居然之家等多个场所配备,可以改善企业服务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可以有效地简化工作流程,降低人力成本以及运营成本,并帮助企业和服务大厅实现智能转型。

“比如在白云机场,旅客想查询航班信息,只需语音输入自己的需求,机器人就能迅速在网上搜索出相应的结果,并将结果呈现在显示屏上。此外它还承担着视频客服、自助值机引导、安检信息播报、VIP区域服务、旅游宣传等多种任务。”谢明海说,该机器人可以定制个性化服务,比如将广州白云机场的示意图内置到机器人的程序中,可以根据其U-SLAM立体导航避障系统,自适应各种路况,可精准抵达机场内任意位置。

小机器人“小笨”

能按指令背诵“三字经”

在第三展厅,一款小巧玲珑又色彩鲜明的小机器人引起了不少小朋友的围观。“小笨,播放一首《昨日重现》!”展台工作人员对着一台橘黄色的小机器人下达了指令,“明白了,请稍等噢!”机器人立刻回答道。几秒钟之后,小机器人就悠扬地“唱”起了工作人员点播的这首英文歌。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款颇受小朋友喜爱的小机器人是来自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款“类人型商用服务机器人”,名叫“小笨”,该项目采用智能视觉系统、自然语音系统、深度语义系统、机器人感知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行为决策系统、情绪情感系统等,可以满足孩子的不同需求。“小机器人大脑中的数据全部抓取自公司云端,当孩子与小笨语音互动时,只要说出"三字经或者我要听三字经",小笨就会一句一句唱出来;当孩子说"小笨,我想听故事",小笨就会讲出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此外,小学数学、语文、外语教材也在其中。”工作人员表示,去年10月份面市后,该款小机器人已经卖出了几万台。“目前我们与京东合作,零售价为798元。”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不少家长围住展台人员咨询产品的销售情况。“因为孩子的世界总是充满好奇心嘛,他们总会想要知道很多东西,喜欢问东问西,感觉这个时候有一个这样的小机器人好像可以帮到不少忙。”家长马女士坦言。

腿臂复合式机器人

未来或将用于危机防爆

如果说前三种机器人的作用都偏向“文艺”,那么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发的“腿臂复合式机器人”就是一位真正的“武将”。这个外形酷似蜘蛛的机器人是用于城市安保的功能型机器人。

来自北航的老师介绍说,这款机器人是基于腿式机器人和机械臂技术,研发的多腿/臂融合的多功能服务机器人,具有实时环境感知与三维地图构建、多维视觉导航与自主避障、灵活移动和灵巧操作功能,可以满足城市安保的侦查、救生、反恐、排爆等需求。“它是为特定作业任务或功能需求而研发的,主要针对一些特殊环境下的操作。比如发生地震时,当路面遭受毁坏后,传统的轮式机器人和履带式机器人很大程度都无法通过,那么这款机器人的优势就在于它对于地面的适应性要强很多,可以穿过毁坏的道路,前往救援目的地。”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第五代机器人有大小两个型号,现场展出的是小号机器人,重约7.5公斤,不仅“手臂”可以自由转动,且每个“手臂”分别具备不同的功能,用于处置不同的险情。“腿臂复合式就是当我们把它的操作臂收进去时,相当于一个六足机器人,需要操作时可以把它的"手臂"改成具备夹持功能的操作臂,可以抓取爆炸物或者剪断连接线等。”

据悉,现场展出的两款机器人属于第四代和第五代机器人,第四代以服务性为主,而去年最新研发的第五代目前还属于试验阶段,未来很大程度将会用于处理危机防爆。

文/本报记者 雷嘉 蒋若静 彭小菲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黄亮

现场

观众提前一周预约机器人做胃镜

昨天是科技周开展首日。恰逢周末,赶来“尝鲜”的观众络绎不绝。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多数观众是北京的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前来参观,还有部分来自外省市、香港乃至外国的观众也特地赶来看热闹,都想看看中国和北京的最新科技发展成就。

孙丽颜女士四岁的儿子施梓轩被克鲁泽机器人动感十足的音乐和欢快的舞蹈所吸引,看得津津有味。待机器人跳完舞,施梓轩便拉着妈妈的手走上前要与机器人互动,“你好,克鲁泽!”小朋友稚嫩的童音唤醒了机器人,屏幕上显示出一张可爱的笑脸。“我们握个手吧!”小朋友在妈妈的鼓励下,向机器人克鲁泽表达了自己的友好,机器人马上伸出右手作出回应。施梓轩试探性地伸出小手,摸了摸机器人的手指,克鲁泽的笑脸又再次出现。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施梓轩向机器人又说了一句:“给我唱个歌吧!”“好的!”机器人克鲁泽迅速作出回应,并放出了一首欢快的歌曲。施梓轩伴着音乐,也扭动起了小小的身躯。

孙丽颜告诉北青报记者,之前在同事那儿听说这个科技周的活动,便果断带着孩子从海淀四季青赶了过来。“孩子比较小,一看到这些会唱会跳的机器人就特别兴奋。不过这些也让我大开眼界,虽然与脑海中想象的机器人不太一样,不过看到机器人功能越来越强大,我也是蛮欣慰的。听说都是企业自主研发的呢,相信未来的生活也会因为有这些"小伙伴"而越来越便利。”

36岁的陈敏女士来自西城区,因为在外企上班,工作压力大,平时吃饭也不太规律,对于自己的胃肠道也比较关心。她告诉北青报记者,早先就已经对胃镜机器人有所关注,经过后台报名,特地要来免费体验这款胶囊胃镜机器人。“因为体验的人太多了,我提早一周就报名了!”

马上要上检查床了,陈敏先是拿着这个小小的“胶囊”仔细端详了半天,显得略微有些担忧,不禁反问工作人员:“这个能吞下去吗?”工作人员耐心地解释道:“您拿着这杯水,一块喝下去,胶囊表面就会自动变得光滑,可以顺利地进入您的胃部。”将胶囊胃镜机器人服下之后,她就躺在了检查床上。在电脑显示屏上,人们可以随着胶囊胃镜机器人的视角,清楚地看到陈敏胃部各个位置的检查图片。工作人员表示,此时胃镜机器人已经在一刻不停地拍照了。15分钟后,胃部的检查很快就完成了。陈敏摸着自己的胃部,一脸兴奋地从检查床上下来,一边穿鞋一边告诉北青报记者:“除了刚入口吞下去的时候感觉有点凉,其他一点感觉都没有!还真是挺神奇的,跟传统的胃镜完全不一样,为高科技点赞!”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彭小菲

记者观察

人工智能将成为北京新的增长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前日在“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透露,全球人工智能的年度投资额已经从2016年的65亿美元猛增至2017年的160亿美元。中国的情况是,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北京市,是当仁不让的全国人工智能产业排头兵——北京是国内人工智能企业集聚最多的城市,截至去年9月,北京拥有人工智能企业近400家,居全国首位;全国近400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中,北京有近160家,涌现了寒武纪科技、地平线机器人等一批创新型骨干企业,增长势头迅猛;北京地区投融资规模也居全国首位,去年前9个月在人工智能领域北京有51个项目获得投资,投资总额约102.4亿元,占同期全国投资额的一半。作为去年年底北京市出台的十个高精尖产业政策文件之一,《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人工智能将成为本市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不过正如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王卫明指出的那样,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芯片、传感器、开发平台等核心基础的支撑,尤其智能传感器是人工智能系统中感知环节的核心基础,而我国传感器行业实力较弱,因此提出要重点发展各类智能传感器。北京市的目标是:到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关键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若干重大原创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标志性成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涌现一批特色创新型企业,创新生态体系基本建立,初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成为本市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文/本报记者 雷嘉

作者:雷嘉 蒋若静 彭小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